本网讯 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师生们抒发感慨,由衷表达对改革开放的深深祝福和美好期盼。
退休教师陶瑛回忆,他于1979年来校任职,正值改革开放刚开始之际。在四十年改革开放中,学校在规模、建筑、设施、学习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教育方式和手段与科技相结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今天,教育正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不断飞跃,作为一个江苏人在学校教书,退休后依旧在这里养老生活,陶瑛老师感叹到:“学校环境太好了,不想离开这个学校”。
现已86岁高龄的林松年老师深情地说,在校三十三年,亲身经历了学校的发展壮大。学校从原来的仅仅几个系的师范类专科学校演变到如今兼括文学类、理工类、艺术类等共46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师生人数从几百人增加到上万人,发展有目共睹。“记得那时候我上中文课,想放个录音机都很难,现在就完全不同了”林松年老师感慨道。
副校长李常健表示,学校教育事业在改革创新中发展。近些年,我校先后实施了包括学生师范技能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识教育改革、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等全方位、多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并取了了可喜的成效。学校教育不能与时代脱轨,一方面,我们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也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加强与校外事业单位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未来几年是我校全面发力的阶段,我校将会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以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办学目的。在改革开放40周年生日之际,我祝愿学校蒸蒸日上,向伟大的祖国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潘雁飞感叹,这是一个憧憬的时代,改革开放在历史长河中一路风雨,劈波斩浪;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湘科院在潇湘大地中桃李芬芳,人才辈出。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与国家、学校一同发展壮大,特别是2015年建院以来,通过学科专业调整,学院拥有了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法学,戏剧影视文学四个本科专业,办学方向进一步丰富,法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2017年成为学术型硕士点建设单位,2018年又成为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可以说人文院在双一流建设中走在了前列。人文院的进步不止于此,学院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覃佐东感慨道,改革开放为我们科技攻关者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平台。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我和团队获得了“油茶林低改与综合利用”的国家重大社科课题,获得生物化工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省重点研发课题等项目支持,将更有利于自己在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等方面贡献力量。作为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我们很幸运赶上了国家快速发展的美好时代。我们唯有立志高远、埋头实干,把教学科研的工作与个人理想完美结合起来,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待。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长郑际根说,改革开放的40年是学校不断与世界接轨,国际化不断拓展的40年。学校拓宽了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的渠道,选送了大批教师赴国外进修,同时也吸纳了国际学生来校访学。近年来,学校对外合作的国际高校已经扩增到三十多所,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管理工作者,学校都分批选送出国门进修,进行社会实践、深造学习、体验文化等。我们期望能够让更多的师生有机会走出国门去体验不同的学校生活,让我们的办学声誉遍及全球。
经济与管理学院17级辅导员王君表示,改革开放激励着我在育人的道路上不断奋进。在学生管理上,我以亦师亦友的身份与学生们相处。一方面春风化雨,做学生知心姐姐。另一方面矢志不渝,做学子人生导师。我坚守辅导员一线耕耘八年,引导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做可靠接班人。祝福学校继续在改革开放中破浪远航,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祝福祖国在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上继续腾飞,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体育学院15级学生覃文珍感慨说,七天前,是我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纪念日,而今年又恰逢祖国改革开放40周年!我很庆幸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深刻深刻感知着改革开放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国家在发展,我也在成长,二十年里,我从懵懂小儿长成了如今的大男子汉,如果说交通的发展便利了我的求学路,那么国家经济的壮大则是为我开启教育大门的钥匙。我相信,改革的春风还将继续吹拂着中华大地,催生更多的梦想。
马克思主义学院15级裴滢感言,改革开放这些年,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力度之大,包括对贫困学子的阳光助学政策,我很幸运成为改革发展的受益者,我必须要感谢国家、社会、学校给予我的温暖和帮助。知恩于心,感恩于行,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充满正能量,回馈我敬爱国家和亲爱的湘科院。作为思想政治专业学生,我也深刻明白当以国际视角来分析和把握世界发展形势,勇担历史大任,为实现中国梦而做出贡献!